内向导致的社交恐惧,不用怕!3种方法教你善于言辞
有一天晚上8点多,收到一个朋友的微信,简单粗暴的几个字:“快来,救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她这是怎么了?被抢劫?失恋了?失业了?连我自己都感慨脑洞太大。

见面之后,看她闷闷不乐的样子,也不说话,在我催促之下,向我坦白并且声音中带着几丝哭腔:“我好想得社交恐惧症了”,我悬着的心一下子下来了,安慰她说,没关系,这只是暂时的,没什么大不了的,社交恐惧症又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要用对方法,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我这个朋友的性格就是大大咧咧的那种,跟内向一点都不沾边,但这样也能得社交恐惧症吗?说到底其实就是个人交友习惯罢了。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一、究竟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从定义上来讲,社交恐惧症是这样的:
它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一种以过分惧怕社交活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恐惧反应是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而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极力回避社交活动,或带着畏惧去忍受,影响其正常活动。

社交恐惧症的核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所以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社交恐惧常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等心理活动,会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在三种情况:一种患者只害怕当众发言,还有一些患者对许多社交环境存在中等恐惧,最后一种是对很多社交环境都有强烈的恐惧,从当众发言到只是和其他人交谈,这些人是综合社交恐惧症患者。
二、社交恐惧症与内向有什么区别?
社交恐惧症与内向的区别主要在内心体验上,简单来说,内向的人感受到的更多是“害羞”,而社交恐惧症患者感受到的更多是“焦虑”和“恐惧”。
就拿当众发言这件事来说,其实很多人在当众发言时都会感到有些紧张,这种紧张背后是"害羞",是怕自己说不好。事实上,很多人都会害羞,一项经典的"害羞"研究发现,40%的人认为自己害羞,而90%的人承认自己曾经害羞。
但社交恐惧症患者体验到的不是"害羞",而是"恐惧",他们会发抖、出汗、头脑混乱、眩晕、心跳加快,严重时,甚至导致惊恐发作。
三、为什么会患上社交恐惧症?
一般来讲,具有胆小、多疑、自卑、害羞、内向、依赖等人格特征的人群会比较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他们一般自尊心较强,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害怕被别人拒绝,亦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或者能力没有信心。

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诊断,以下是具有临床意义的社交焦虑症诊断标准(DSM-5),大家可以对照自测。
A.在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下都感到显著的恐惧或焦虑。社交情境例如:与人互动(谈话,见一些不熟悉的人等),被观察、被注视(吃饭或者喝水等),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如发言等)
B.担心自己的表现(或者让别人看出自己的焦虑)会被负面地评估(例如会让自己尴尬、导致别人拒绝自己等)
C.几乎所有的社交情境都会唤起这样的焦虑或恐惧
D.由于极度的害怕或焦虑,患者会主动回避社交情境
E.这种害怕或焦虑是不合理的,相应的情境本不应该激发这样的恐惧(意思是说,假如一个在战场上生活的,情境本来就可怕,那就不符合这条标准)
F.这种恐惧、焦虑、回避通常会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
G.这种恐惧、焦虑、回避给患者带来了不可忍受的痛苦,或者给ta实际的社会生活功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例如无法好好上班、工作、交朋友)
看过这些标准,有没有觉得自己离社交恐惧症还隔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不幸觉得自己符合以上全部,记得一定要接受专业帮助,切忌强迫自己去见人,去社交,不仅会让自己难受,更重要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因为长期与人交往较少,缺乏社交经验,如果逼着自己社交,会更加容易受挫而使症状加剧,一定要在心理医生的陪同下,逐步改善。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无非是不喜社交、不善社交,安然的享受让自己舒适的方式就好。
更多阅读资料请关注微信号:企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