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运大潮从12月15日正式开始,至2月21日结束。春运前夕,通过对往年春运交通大数据的分析,对2017年春运各类交通方式的预订及出行高峰、热门线路、新的出行特征等进行预测。
一、“抢票大战”已打响
由于2017年春节较往年提前,今年的“抢票大战”来得更早。
从订票数据显示,2017年1月24日,北京至佳木斯直飞航班已无折扣价,仅两班中转航班有充足余票;同日,深圳至海口航线已有5个航班仅剩商务舱和头等舱,多数票价为全价。
依据往年数据,返乡旅客通常会在火车票提前60天放票时,同步查看机票情况。由于今年火车票提前30天才放票,机票的订票高峰预计会提早出现。这些购票时间大幅提前的航线,早在距离2017年春节尚有70余天时,就已进入了抢票期。
二、北方人购票更积极
春运航班订票,也呈现出南北差异。从北京起飞,至佳木斯、哈尔滨、长春、海拉尔等北方城市,旅客提前购票积极性较高。其中,从北京飞佳木斯的航班,人均提前36天订票,堪称最难买航线。
家乡越北,越会提前购买回家机票,是不是意味着北方人更“恋家”?专业人员分析称,提前订票时间排名前十的航线,以大机场往小机场飞为主,每天的航班数多在30班以内,这一数字不到北京飞广州的三分之一。“相比中心城市之间的互飞路线,显然要少得多”。
从2016年春运数据看,机票预订高峰期出现在春节前20天左右,这一时间段的订票量环比增长高达100%。据此,上述工作人员建议,由于2017年过年时间较早,再加上火车票提前30天才开售,因此部分往年的热门航线,购票期预计还要提前。
三、12306铁路方面
火车票方面,今年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由于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火车票购票预售期缩短为30天。在这样的情况下,购票预售期和预订高峰期几乎完全重合,抢票大军没有了更长时间的预订缓冲,捡漏期被严重缩短甚至“抹杀”。
在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高峰时间分布上,年前回家的“节奏”还比较有序,从年前一周开始,飞机、火车、汽车的运输高峰相继到来,去往机场、火车站的人流在春节前3-5天达到高峰,也就是说1月22日开始火车站、机场将迎来人山人海模式。交通方式中速度最快、耗时最短的飞机最早进入运输高峰,年后初七一过,各种交通工具同时进入繁忙期,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将同时人头攒动。
四、体验春运中的黑科技——“刷脸”进站
2017春运抢票的第一天,为缓解春运压力,部分火车站可“刷脸”进站。持有二代身份证和磁卡车票的旅客,将二代身份证和蓝色车票叠放在一起,车票要放在身份证上方,车票正面的二维码要朝上、朝前,将身份证和车票一起放入闸机插入口,摄像头会采集旅客的人脸信息,与身份证人脸信息进行识别,如果一致的话,闸机就会打开,旅客就可以通过进站。整个过程约3-5秒钟。
春运已经悄悄来临,大家出门在外都不易,安全回家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