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企常青官方微信 看谁扫的快! 福利就是你的!
主页知识库企业管理

企业盈余管理的“度”

2017-03-10 00:00:00
2231
来源:企常青

企业盈余管理的“度”

操纵利润是企业盈余管理的普遍现象。在马靖昊看来,企业利润可分为五种,即现金利润、应计利润、持有利润(如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产生的盈余收入)、虚拟利润(如债务重组后产生的盈余收入)、表外利润(如政府补贴等),而盈余管理就是企业在这五种利润之间进行调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规范,盈余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到企业避免“披星戴帽”,同时,被“管理”后的财务报表也容易使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赢得更好的表现。所以,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进行盈余管理,财务造假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因此,从根本上防范盈余管理质变就颇为关键。就目前而言,证监会所推行的以企业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财务指标的考核体系,在客观上不仅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机会,也使得他们主观上操纵利润的意愿更为激进。同时,马靖昊也指出,目前虽然有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真实性进行把关,但他们出具否定意见的报告却不到1%,而这些被会计师事务所认为真实的、公允的财务报表背后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现实中,企业是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事务所缺乏审计的独立性,审计报告一般先给企业的董事会过目,董事会满意后才予以披露。

  “对此,监管部门以后要加强对企业现金流的考核,比如以净现金溢余作为指标,即净现金溢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财务费用-(应付利息年末余额-应付利息年初余额)]。净现金溢余为正数就说明企业赚到钱了,为负数就表明亏了钱。这才是企业的真实赚钱能力,以它为考核指标,可以减少造假的频度。”马靖昊说,“应计制会计的缺陷就是注重企业利润,但净现金余额却永远造不了假。”另一方面,真正杜绝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资本市场执行严厉的处罚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在实践中多数财务造假定行为得以口头或书面解释后脱责,或被最大限度容忍,最终真正因财务造假被查处的上市公司很少。马靖昊分析称,中国目前对财务造假的惩罚制度只散布于财政部、证监会的各中相关规定中,制定专门的惩罚制度颇有必要,至少上市公司高管头上会悬着一把剑。

  与此同时,企业内部会计文化的缺失也助涨了财务造假的风气。对此,当前上市公司需要营造一种诚信的会计文化。为了减少、避免财务造假现象的泛滥,我们应将会计诚信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这种诚信的会计文化不仅有助于加强企业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同时也可以将其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当中,有助于各项业务的规范化,业务的规范才是治理财务造假的源头。

  而作为企业负责财务工作的首席会计专家,马靖昊认为,CFO并不是一定要去做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却是当前CFO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CFO把盈余管理做成了财务造假,那这个CFO就是不合格的,因此,CFO一定要把握好盈余管理的“度”。

  与此同时,CFO还要重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重视会计文化建设,要让管理层、非财务人员去了解财税法规中的各种处罚制度;二是要去和业务部门沟通,进行业务筹划工作,梳理企业的各项业务,规避其中的风险;三是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以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公司的财务行为。四是要及时发现和制止公司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自觉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

 

声明:以上内容由企常青结合政府网站、互联网及相关政策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发送邮件至 shichang@qichangqing.com 进行反馈,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企常青

相关最新文章

企业未及时报送年度报告会被处罚吗?

企业未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者未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依法给予行政...

入股公司应该选择个人做股东还是公司做股东?

个人做股东和公司做股东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接下来,企常青将围绕两者做股东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介绍。

公司防范风险的措施

企业分立的,签订的企业分立合同是否合法的法律风险;

全资子公司财务独立吗?在财务管理方面注意哪些事项?

子公司是指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持有或通过协议方式受到另一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

隐名股东是不是可以代表公司诉讼?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是不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商核名
知识库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