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司后企业年报千万不要弄虚作假!
2017年8月份,工商局上线了一款“抽查宝”软件,可以定期抽查企业的年报。对于创业者而言,企业年报不可忽视,年报对企业征信有极大的影响。如果企业年报存在虚报、隐瞒的情况,则可能会被列入处罚名单。企业年报造价会误导消费者、投资者,工商局对企业年报造假者是零容忍的。因此,创业者注册公司后千万不要弄虚作假。
企业年报弄虚作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企业年度报告内容包括企业联系信息、企业续存状态信息、企业购买股权信息、企业出资信息、企业营收信息等7大内容。如果年报存在隐瞒、虚假信息等情况如何处罚列入“黑名单”,政府采购对其限制或禁入。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相关规定,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他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满3年未按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明确表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通过上述内容了解到注册公司后企业年报弄虚作假的后果,当然对于创业者而言有时候并非有意隐瞒、虚报的,主要是由于公司内部没有财务人员导致的。因此企常青建议,在注册公司的时候,可以选择专业的财务公司或者一站式工商财税服务平台,为自己的公司提供财税服务,财税公司帮助公司制作企业年报,避免遗漏导致不好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