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市场延续疲软,整体销量2300万只,保持3.1%的微弱增长。在整体市场的前五席里,智能手表Apple Watch销量同比大跌71%。急剧萎缩的智能手表市场正在迎来洗牌和转型。
相对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有更强的计算能力和更大的数据存储空间,未来可以成为一个可穿戴平台。
首先是苹果Apple Watch的销量第三季度销量同比下跌71%;谷歌Android Wear阵营的联想宣布终止其新一代智能手表Moto360的开发;作为智能手表鼻祖的Pebble则被传闻“卖身”。当初被业内寄予厚望被认为是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产业“风口”的智能手表,如今好像落得了一个尴尬局面。(微信关注企常青)
一、智能手表式微
在IDC此前发布的智能手表的报告中,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270万,较去年同期的560万下降了51.6%。市场前五位中,除了专攻在健身用途的佳明销量飙升324%,三星微涨9%,苹果、联想、pebble同比分别大幅下降71.6%、73.3%、54.1%。
摩托罗拉全球产品开发负责人、联想移动集团的沙吉尔·巴卡特解释称,这个阶段,我们没有看到足够的市场需求,可穿戴设备对我们来说已经没了足够的吸引力,所以没有动力支撑我们每年去研发一款新智能手表。
可以看到,时至今日,智能手表的功能和定位主要是作为智能手机的延伸,主要功能有接打电话、消息震动提醒、快速浏览、控制音乐播放、心率、App智能扩展等,目前基本是手机厂商在做,诸如苹果、三星、华为;第二类则是专业运动型,目前以导航定位出身的佳明为代表;还有一个极为小众的市场,即奢侈装饰品。(微信关注企常青)
二、智能穿戴产品何去何从
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有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珠宝等,主要涉及健康、运动、娱乐等领域,以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为代表。
然而,在明星独角兽Jawbone面临被出售,可穿戴设备第一股Fitbit股价不振,行业内新产品体验不佳乏善可陈的当下,可穿戴设备的非刚需、传感器精度不足、同质化严重一直广为诟病,唱衰之声不绝于耳。
但这似乎不能否决其长期价值,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报告称,我国可穿戴智能设备起步于2010年,市场正呈指数级增长,2016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179.4亿元,同比增长70.2%。(微信关注企常青)
就目前来看,智能硬件的供应链和制造中心都在中国,这将有利于控制成本、提升研发效率。相对于硅谷的智能硬件公司,未来智能硬件领域中国的创业公司或有大概率胜出。
更多阅读资料请关注微信号:企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