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数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想当年玩儿命的读书学习,不想当农民,期望走出农村,不想再吃“红薯干”喝稀饭,当一个“体面”的“城市人”,更祈望当一名“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可真当实现这一切的时候,看着居高不下的房价,吃着质量下降的食物,真想回农村自己创业。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加大对“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微信关注企常青)
《意见》从三个方面对完善农民增收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民创业可以得到哪些政策“福利”?收入将会如何增加?
福利一:就业创业受到更多政策扶持
1.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将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依托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涉农职业院校和农林示范基地,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开展培训。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
2.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推动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高职业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支持农村社区组建农民劳务合作社,开展劳务培训和协作。
3.支持农民创业创新
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支持返乡创业园、返乡创业孵化园(基地)、信息服务平台、实训基地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设。(微信关注企常青)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农村物流水平。
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挖掘农村传统工匠技艺,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
福利二:困难群体收入更有保障
1.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持续加大扶贫综合投入力度,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健康扶贫、社保兜底等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将民生项目、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地向贫困地区倾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
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加大以工代赈投入力度,支持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报酬收入。
强化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林业特色产业、光伏、小水电、电商扶贫工程。
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
福利三:农业受到大力支持保护
1.推进农业补贴政策转型
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前提下,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并注意补贴的绿色生态导向。
落实和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政策,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继续实施和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
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支持力度,保障农民合理收益。
2.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
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项目支持等政策,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改革试点。
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
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相关扶持政策向规范化、示范性农民合作社倾斜。
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研发,创新生产管理和商业模式。
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广农业生产经营环节服务外包、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综合服务模式,建设一批集收储、烘干、加工、配送、销售等于一体的粮食服务中心。
更多阅读资料请关注微信号:企常青